港珠澳大橋是目前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,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。油畫家陳許,用九年時間,無數次深入到港珠澳工程“三橋一隧”的各個現場,見證工程各階段有代表意義的節點,并以此為素材,創作了數十幅描繪港珠澳大橋工程的油畫,激情謳歌這宏大的世紀工程,藝術再現這一南中國海上的壯麗景觀。
《跨海長虹----陳許港珠澳大橋主題畫展》于2018年6月29日在澳門假日酒店展出。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,橫跨伶仃洋,東接香港,西接珠海、澳門,是目前世界最長最大跨海大橋,被譽為“世界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”,英國《衛報》稱之為“現代世界七大奇跡”之一。港珠澳大橋從無到有,從設想到完工,歷時8年,其攻堅克難、探索創新也堪稱共和國橋梁第一。作為一個藝術家,陳許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,數不清多少次到現場,收集創作素材,與大橋建設者交融互動,尋找源泉,捕捉靈感,提升藝術,持續堅守,繪成“跨海長虹”。
藝術是有生命的。生命不可或缺的是陽光、空氣和水。藝術生命的陽光、空氣和水是藝術家的生活,熟悉且熱愛的生活。路與橋是陳許的熟悉和熱愛。1990年,陳許從部隊轉業到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,廣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龍頭企業。從基層的工作到公司的宣傳部門,陳許開始用鏡頭,繼而用畫筆,見證并記錄廣東波瀾壯闊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。崇山峻嶺、荒郊野外、江河湖海;公路、橋梁、隧道;推土機、吊裝機、攪拌機;指揮員、工程師、施工隊……28載寒來暑往,置身其中,一身泥土一身汗,他獲取到藝術生命最充足最優質的陽光、空氣和水。陳許用相機拍攝,用畫筆升華,佳作不斷,先后被聘為廣州畫院、廣東畫院簽約畫家。2008年,陳許被聘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,2011年以來擔任省文史館油畫雕塑副院長、院長,步入藝術的殿堂……
藝術是生活的升華。捕捉與挖掘、感受與分析、融合與運用、創新與突破,方為升華。升華的能力強弱,決定藝術的品質和價值。陳許港珠澳大橋系列油畫,充分展現出他的藝術升華。“跨界”是近年時髦的熱詞。但在藝術上,借用不同的藝術形態,“跨界”融合到某項藝術中,早就成為的藝術突破點。陳許是個攝影大師,又是雕塑家。他的油畫作品,在認真借鑒學習油畫大師創作經驗的基礎上,大膽嘗試了“跨界”。他運用了攝影藝術中光影、線條、構圖、色彩、影調等要素,又把雕塑藝術雕、塑、刻、磨、塑中某些元素運用到油畫創作中,形成了陳許獨有的風格。
陳許的油畫作品色層豐厚,他把攝影的光影、色彩、影調運用得出神入化,形成他的油畫作品特色 ——一種帶有強烈個性色彩的形象表達。黎展華先生評述他,“在豐富的冷暖對比中尋覓與主題密切相關的空間感、整體感……強調色相的鮮活,明度的純粹,濃度的飽滿,對補的響亮;顏色的碰撞因勢而成,由于帶著很多的不可知性,因而更加奇妙、精彩”。他擅長以油畫刀來進行刻畫,涂抹、堆積、砌塑、調刮,畫面上的筆觸重重疊疊,反反復復,互相遮掩,互相堆積,使作品凝重厚實,突現浮雕感,使其作品視覺質感大大強化,視覺效果獨具特色。
對生活,陳許做到了沉下去,深呼吸,不畏艱辛,堅守如一。對藝術,他在學習與傳承的基礎上,尋找突破,形成自己獨有和藝術風格。陳許在不斷探索,不斷前行,在尋求藝術升華中升華自己。
2018港珠澳大橋是當今世界建橋史上的突破和奇跡。作為大型主題畫展,《跨海長虹----陳許港珠澳大橋主題畫展》,在美術界是一個突破。除了用油畫藝術紀錄港珠澳大橋這一具有世界意義的建筑史實外,陳許在藝術的創作和探索上,實現了突破,實現了升華,創作繪畫這座史詩般的橋,陳許也在建造自己藝術生涯中的“橋”。